2025年8月25日至2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哲Young基层就业导航团”实践队在校团委副书记熊登,哲学院团委书记陈意萍的带领下,赴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围绕“政策—需求—能力”三个维度,探索基层就业能力提升的现实路径。
面对面:倾听基层的声音
实践队首先与新市镇党委书记周长禄(我校优秀毕业生)及当地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村干部们分享了他们扎根基层的工作体会并且坦诚介绍了乡村治理、基层工作和政策落地中的实际困难与成效。同学们就职业选择、基层工作内容等积极提问,现场交流热烈。通过访谈,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基层就业不仅需要情怀,更需务实的能力和清晰的规划。
此外,团队还采访了就职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检察院的2024届校友师姐。她结合自身工作体验,强调理性认识政策、做好职业规划、打破信息差的重要性,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一线经验。
实地看:感受乡村振兴的多元实践
在新市镇,实践队参观了三棵苗公司黄桃产业基地。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黄桃种植标准化生产,新市镇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通过桃酒产业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队员们还走访了具有千年历史的竹林寺、被评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前湾古村,体会新市镇在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方面的努力,而后大家登上山坡参观光伏电站,了解新市镇如何通过“光伏+”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该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3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万吨,成为“光伏+生态”模式的成功实践。
实践中:新市镇作为青年成长平台的独特价值
本次调研中,新市镇不仅作为研究对象,也成为了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认知的重要基地。调研中,周书记及各位村干部陪同讲解,并鼓励更多大学生“走进乡土,服务乡村”。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人物访谈和产业调研,不仅深化了对基层治理的认识,也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中的机遇与挑战。
此次调研活动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基层就业的真实环境与发展机会。大家认识到,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需要更多青年人走进来、留下来、干得好。也期待更多同学能深入基层、了解中国、服务社会,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