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中的成长与温暖
(学生通讯员:顾秋婕/摄影:顾秋婕)短短两周的支教时光,在匆忙的节奏中落下帷幕,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课堂内外,孩子们的笑容和热情是最大的惊喜。课堂上,我在教英语音标、和孩子们合作数字创意画时,看着他们求知的眼神和欢乐的笑容,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更珍贵的是在支教过程中,我尝试着教会孩子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发生矛盾时,我才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把解决方法记在了心里。在向他们介绍大学时,有孩子说“我以后要来你们学校上大学”时,我读懂了知识传递之外的意义,希望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原来可以以支教的方式走进现实里。
课余时间,我鼓励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小愿望并尽力帮他们实现,就这样,孩子们许的小愿望汇成了一个个小纸条,我紧紧攥在手里,“我想开一个超市”、“我想学习越来越好”、“希望有一支钢笔”、“我希望爸爸妈妈看我表演节目”……小愿望看起来简单又纯真。一下课,他们便一个个跑过来和我聊天,聊梦想、聊学习、聊旅行,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看见了另一个世界,他们也从我这里看到了另外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孩子们喜欢的镜头里记录下独属于我们的瞬间。
当然,挑战也从未缺席。孩子们起初不适应新颖课程,我及时进行了调整;课堂秩序、孩子间的小矛盾,都考验着我的耐心与智慧。做饭、教学、宣传分工协作,让我在实践中学会了统筹与合作。
挑战并非拦路虎,而是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助推力,我们与校方的默契配合让支教更顺畅。我们建了家校群,支教老师与值班教师无缝衔接,校方总能提前考虑我们的需求,这份支持让忙碌有了依托。
这段匆忙的旅程,不仅是知识的输出,更是自我的成长。那些孩子的笑脸、伙伴的友谊、校方的信任,都成为了我们最珍贵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