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行万里】羊城赤魂 薪火相传:红色教育铸就中小学生道路自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赤魂传薪队”社会实践项目纪实

发布者:陈意萍发布时间:2025-03-13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赤魂传薪队”赴广州开展了一场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队由PPE2301班蔡宇程担任队长,国政2301班蔡灿担任宣传员,哲学2301班龚婷担任安全员,还有知产2301班的张可怡和大法2306班的王楠两位成员。该社会实践活动以“羊城赤魂,薪火相传:红色教育如何铸就中小学生道路自信”为主题,旨在深入探寻红色教育资源在新时代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与深远影响。

踏寻红色足迹,感受历史温度

广州,这座承载着深厚革命历史的城市,见证了无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这里不仅是纪念英烈的重要场所,更是红色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陵园内,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像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专业而生动的解说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聆听。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播党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独特魅力。

随后,团队前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这里运用先进的AI技术,结合可试听的留声机、可互动的推板等独特交互模式,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历史体验。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让历史“活”了起来,也让红色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实践团队探索红色教育资源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深入访谈调研,聆听心声感悟

在烈士陵园和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实践团队对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和群众进行了访谈。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队员们发现,红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参观后激动地说:“我被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为国家做贡献。”

在与群众的访谈中,大家纷纷表示,红色教育不仅能让青少年了解历史,更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一位家长说:“带孩子来参观这些红色教育基地,就是希望他们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走进校园课堂,共话红色传承

为了深入了解红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情况,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了署前路小学、培正小学、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和广州市第七中学。在学校里,队员们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度沟通,了解他们对于红色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实践团队发现,学校都非常重视红色教育,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开展红色主题班会、红色研学活动等形式,让红色文化在校园内生根发芽。一位老师表示:“红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学生们也对红色教育有着自己的感悟。一位中学生说:“在学校里,我们通过学习红色历史,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民众心声

为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红色教育在助推中小学生构建道路自信的实际状况,实践团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问卷调查活动。团队成员们积极奔走,主动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领域的民众交流互动。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受访者对红色教育基地有一定认知,并普遍认可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重要功能。这一现象有力地证明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通过红色教育,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绵绵不息。

总结实践成果,展望未来方向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赤魂传薪队”收获颇丰。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教育资源在铸就中小学生道路自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文化教育不仅能让青少年了解历史,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实践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优化红色教育资源的利用,探索更多创新的教育形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他们也希望更多的学校和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红色教育中来,共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学院新闻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