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教授莅临哲学院“PPE名师讲坛”授课

发布者:姚春平发布时间:2025-02-28

(通讯员、摄影廖文桢)2025年2月27日下午7:00,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教授应哲学院院长王雨辰教授邀请,莅临哲学院“PPE名师讲坛”做开场讲座。本次讲座由哲学院万健琳副院长主持,PPE2201班全体同学、部分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方世南教授介绍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他指出,这一思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逐步形成的。从习近平在正定时期对环境保护的初步关注,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再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实践,这一思想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时,方世南教授强调,这一思想的理论根基在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时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西方生态理论的理性反思以及历代中共领导人生态思想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更是将生态问题上升到重大政治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的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此外,方教授还详细讲解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论”,认为这一理论超越了古代朴素的生态和谐理念,是对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批判性吸收和创新发展。

随后,方世南教授深入剖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他提到,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并倡导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这些内容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谈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时,方世南教授表示,这一思想不仅具有深远的区域意义、国家意义,还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在国内,它推动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促进了生态文明制度的形成体系,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了生态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国际上,它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美丽世界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讲座过程中,方世南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向方世南教授提问。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次讲座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环保意识,也激发了大家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决心。


科学研究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