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通讯员 岳艾嘉 李艺哲 冯盼慈)2025年7月2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育人小队”赴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红霞社区,开展“少子化背景下社区普惠托育服务困境访谈”首日实地调研。首日进行深度访谈2例,有效问卷20份,初步揭示了“托不起、托不优、不敢托”的社区托育和代际照料困境。
到达实践地点后,育人小队的成员们身着统一的队服,手持鲜明的队旗与托育机构进行合影。
活动开始前,全体成员神情专注地一齐唱起了校歌,歌声整齐洪亮。随后,大家手持文本共同朗诵《论党的青年工作》,朗朗诵读声沉稳有力,文中蕴含的正能量与奋进力量深深触动并激励着每一位成员。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成员们提前沟通协调,明确分工、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安排,并通过密切协作完成了各项筹备。
育人小队首先前往爱幼嘉托育中心(前身为乐幼嘉托育机构),实地探访后发现其经营状况惨淡,已濒临倒闭。据悉,该机构曾在2021年作为武汉市卫健委首批婴幼儿照护备案机构之一获批成立,具备合规经营资质。从“首批备案”到“几近关停”,这一落差引发了小队成员的关注。带着“为何短短数年经营陷入困境”的疑问,队员们随即启动了深入调研。
为探究托育机构经营困境的根源,育人小队在武汉市洪山区红霞社区开展调研时发现,不仅此前探访的爱幼嘉托育中心(前身为乐幼嘉托育机构)经营惨淡,临近另一家同类托育机构也已关停。“家长们真的对托育服务没有需求吗?”带着这一疑问,小队成员联系相关机构后,将调研重点转向家长群体,通过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看法。“照顾1岁左右的孩子,让我没法出去上班,收入肯定受影响。”在对一位36岁家庭主妇的访谈中,她道出了育儿与工作平衡的难题。谈及社区托育机构,她直言费用是首要顾虑:“之前社区有过托育机构,但收费太贵,比请人或自己照顾都不划算,最后我干脆辞职专门带娃了。”
对于理想中的托育机构,这位家长提出具体期待:每月费用需控制在1000元以内,“这么小的孩子,照顾起来花不了太多成本”;距离上“开车半小时以内都可以”;师资方面“不一定非要专业师范生,有资质、有经验且负责就行”。家长们的真实诉求,为理解托育机构经营困境提供了直接视角。
第一天调研结束后,育人小队三名成员从洪山区回到南湖校区,并整理了访谈记录和问卷数据,为第二天的深度访谈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