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哲院】“经典领航·哲思中南”第三期读书训练营优秀作品㉛

发布者:陈意萍发布时间:2025-07-02

“经典领航·哲思中南”第三期读书训练营,由校团委、学生会与湖北省新华书店主办,哲学院团委、学生会联合倍阅·中南大店承办。第三期训练营于2024年10月开营,在前期报名的500余名学生中选拔了40位参加后续读书活动。训练营共开展了8讲读书活动,营员们在湖北省新华书店倍阅高校文化服务平台运营总监王颖超老师的领读下,对《道德经》进行了品读赏析,并撰写了32篇高质量的读书报告。本期要展示的是信息工程学院信息2302班李怀松带来的《“经典领航,哲思中南”——从懵懂到深刻的哲学探索之旅》

在踏入这次“经典领航,哲思中南”第三期读书训练营之前,我对《道德经》这部古老经典的理解仅限于一些片面的、零碎的知识。我知道它是道家哲学的基石,知道它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但对其具体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却并未有深入的了解。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系统学习,我对《道德经》的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让我领略到了其中蕴含的无穷魅力。

‌从感性迷雾到理性之光的跨越

在初读《道德经》时,我被其中那些玄妙莫测、晦涩难懂的语言所困扰。老子的“道”似乎是一个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概念,让我感到既神秘又困惑。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道”并非是一个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抽象存在,而是深深植根于现实世界之中的普遍规律。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道”是不能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的,它超越了我们的感性经验,需要我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去领悟。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放下自己的主观偏见和固有认知,以一颗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感悟“道”的奥秘。

通过反复研读和思考,我开始逐渐理解到,“道”其实是一种宇宙间的根本法则,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支配着万物的生成、发展和消亡。这种对“道”的理性认识,让我从最初的感性迷茫中走了出来,开始以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世界和人生。

朴素辩证法:洞悉宇宙奥妙的深刻体悟

《道德经》中的朴素辩证法,无疑是我此次学习中的一大瑰宝。老子以他那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笔触,通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比喻,向我揭示了事物间那微妙而深刻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之关系。这种辩证的思维模式,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世界之路,使我的认知变得更加全面且深入。

在学习与领悟的过程中,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这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不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实则都在特定的情境与条件下,悄然发生着转化。这种转化并非随心所欲、杂乱无章,而是严格遵循着“道”那神秘而深远的法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朴素辩证法不仅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思维之门,更教会了我如何以多元的视角去审视周遭的一切。我开始尝试着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用辩证的眼光去捕捉那些曾被忽略的细节与规律。这一转变,不仅让我的世界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深化,更使我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多变、机智应对。

回归自然之道,无为而治的至高智慧

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回归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是我这次学习中最为感触深刻的部分。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各种欲望和烦恼所困扰,追求名利、地位、财富等外在的东西,却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和谐。

通过学习《道德经》,我逐渐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并不在于外在的拥有,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融合。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去生活,而不是去违背它、改造它。

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和荣辱。它要求我们不要被欲望所驱使,不要被名利所诱惑,而是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去体验生活的真谛。

在学习过程中,我尝试将无为而治的思想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我学会了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着和追求,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我发现,当我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牵绊时,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自在。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

柔韧如水,知足常乐

老子所提倡的“上善若水”,不仅是对水特性的精妙描绘,更是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阐述。水,这一自然界中最为柔韧的元素,它无常形、无常态,却能随遇而安,适应万千变化。它滋养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锋,展现了极致的包容与谦逊。这种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我学会了以水为师,用更加柔韧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不再固执己见,而是学会顺应时势,以包容之心接纳不同,从而在变化中找到了前行的力量。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外界的喧嚣所牵引,陷入了无尽的追逐之中。然而,老子所言的“知足常乐”,却如一剂清凉,让我从迷茫中醒来。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幸福并非源自外在的拥有,而是内心的满足与平和。当我们学会知足,珍惜眼前的一切,不再为无谓的欲望所累,我们的心灵便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自由。这种知足,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是在于对内心真正需求的洞察与满足。

回顾这段在“经典领航,哲思中南”第三期读书训练营学习《道德经》的历程,我深感自己收获颇丰。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深刻领悟,我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片面到全面、从迷茫到清晰的转变。这部古老的经典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道家哲学的深邃智慧,也让我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未来,我誓将持之以恒地沉浸于《道德经》的博大精深,力图将其蕴含的至高智慧,细腻地织入生活的经纬与工作的脉络之中。我深信,在“道”那温柔而坚定的引领下,我将能以一颗更加平和、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心,优雅地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跨越每一道难关,从而圆满地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与此同时,我满怀热忱地期盼,有更多的人能够踏入《道德经》那神秘而迷人的殿堂,共同探寻这部古老经典所蕴藏的无尽智慧与深邃哲理,让这份跨越千年的精神瑰宝,照亮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之旅。

学院新闻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