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领航·哲思中南”第三期读书训练营,由校团委、学生会与湖北省新华书店主办,哲学院团委、学生会联合倍阅·中南大店承办。第三期训练营于2024年10月开营,在前期报名的500余名学生中选拔了40位参加后续读书活动。训练营共开展了8讲读书活动,营员们在湖北省新华书店倍阅高校文化服务平台运营总监王颖超老师的领读下,对《道德经》进行了品读赏析,并撰写了32篇高质量的读书报告。
本期要展示的是法学院民商2301梁锦云带来的《对<道德经>的渐序性体悟与理性感知——研读<道德经>有感》。
[摘要]本文以《道德经》为阅读对象,欲表明其哲学思想对个人认知和理性思考的影响。我通过参加《道德经》读书训练营,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和思考,使自我对其之认知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我首先理清了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超越了感性经验,进入形而上层面的理性思考。其次,又试图探讨《道德经》中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独特魅力,强调事物发展遵循相反相成的规律。接着,阐述回归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深刻内涵,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尊重人民意愿的重要性。此外,对于《道德经》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思想,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阐述,并探讨其对个人成长的启示。最后,我总结了《道德经》对个人认知和理性思考的影响,并表达了将《道德经》思想应用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愿景。《道德经》不仅是一部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更是指导人们理性思考、提升认知、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道德经 理性 哲学思想 形而上
引言
《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参加这次《道德经》读书训练营之前,我对这部古典文献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对其中的“道”和“无为而治”等理念只是一知半解。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思考,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对老子的哲学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悟。
一、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
开营前,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停留在感性层面,认为它是一部讲述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的书籍。那时的我,更多的是从字面上理解老子的思想,将其中的一些观点当作人生格言来铭记。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道德经》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远不止于此。
老子以“道”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超越了感性经验而进到形而上的根源层面。他通过对宇宙万物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个体现理性思维的宇宙理论。在这个理论中,“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体,它无形无象、无始无终,却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这种对宇宙本质的探索和领悟,让我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类社会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理解老子的思想。我开始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道”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它如何贯穿于宇宙万物的运行之中。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不仅让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更为深入,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深刻。
二、朴素辩证法的独特魅力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独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着相反相成的规律,即“反者道之动”。这种思想让我深刻认识到,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避免片面性和极端化。
在读书训练营中,我们通过对《道德经》中具体章节的深入解读和讨论,进一步理解了朴素辩证法的内涵。例如,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等章节中,老子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方式,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这种思想让我意识到,在看待问题时,我们应该注重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朴素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运用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从多个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我们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回归自然与无为而治的深刻内涵
在《道德经》中,老子倡导回归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不要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生态。同时,他也主张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应该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让人民自由发展、自我完善。
在读书训练营和自我阅读中,我们通过对相关章节的深入解读和讨论,进一步理解了回归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深刻内涵。例如,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章节中,老子强调了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不要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生态的重要性。这种思想让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无为而治在治理国家和社会中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我们应该尊重人民的意愿和选择,让他们自由发展、自我完善。这种无为而治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领悟
在深入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上善若水”等章节中,老子强调了善良、宽容、谦逊等美德的重要性。这些美德不仅是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同时,《道德经》中所倡导的诚信、公正、法治等理念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例如,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章节中,老子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章节中,他则强调了公正和法治的重要性。这些理念不仅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履行公民责任和义务。
此外,《道德经》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章节中,老子强调了适度消费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天人合一”等章节中,他则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有助于我们提升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
五、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通过这次《道德经》读书训练营的经历,我不仅深刻理解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智慧和力量。这些智慧和力量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生,也有助于我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首先,我学会了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理解问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我不再盲目跟风或轻易下结论,而是注重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让我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世界,也让我在应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其次,我学会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他人选择。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避免过度干涉或指责他人。这种尊重自然规律和他人选择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最后,我学会了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同时,我也会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这种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我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六、个人认知与理性的思考
(一)从个体到整体:对宇宙观的拓展
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它所蕴含的宇宙观是极其宏大的。老子通过“道”这一概念,构建了一个涵盖天地万物的宇宙理论体系。这种宇宙观,不仅超越了个体的局限,更将人类、自然乃至整个宇宙都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
在研读《道德经》之前,我更多的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世界和人生。然而,现在我开始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个体置于宇宙这个大背景之中去审视。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我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之中。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从有为到无为:对人生观的转变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我此次学习中最受启发的一点。在研读之前,我对“无为”的理解还停留在消极避世的层面,认为它是一种逃避现实、不求进取的态度。然而,经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我逐渐认识到,“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为”。
老子所倡导的“无为”,实际上是一种顺应自然、遵循规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它要求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不被外界的干扰所迷惑;同时,也要学会放下个人的私欲和执念,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这种“无为”的态度,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应对和超越。
在人生观方面,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我开始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念和追求,转而关注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富足。我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转变,使我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三)从对立到统一:对辩证法的领悟
《道德经》中蕴含的独特朴素辩证法,是我此次学习中另一大收获。老子通过一系列对立统一的范畴,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揭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和矛盾运动。这种辩证法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更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研读之前,我对于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往往持有一种简单的、片面的看法。然而,现在我开始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种认识方式的转变,使我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陷入片面和极端的思维误区。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实现事物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四)从理论到实践:对《道德经》的践行
学习《道德经》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和见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中的思想精髓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在研读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道德经》中的许多思想都是可以直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
例如,“上善若水”这一思想,就告诉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周围的事物。我开始尝试将这种态度融入到我的人际交往中去,发现它确实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和谐。又如,“知足常乐”这一思想,则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满足,不要总是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开始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追求和执念,转而关注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富足。这种转变不仅使我的生活更加轻松和愉悦,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七、结语
通过这次《道德经》读书训练营的经历,我对老子的哲学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悟。我深刻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丰富的智慧和力量,这些智慧和力量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人生道路。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深入研读《道德经》这部经典著作,不断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来滋养自己的心灵和成长。同时,我也将努力将所学所得应用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为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和实践《道德经》中的思想精髓就一定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