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哲学院“哲思学堂”青苗班学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主题学习,围绕学习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与学习心得。
学习2025年两会特辑心得体会
哲学2401党一然
近期我通过网络平台观看2025年两会特辑专题片,对两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视频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热点议题展开,展现了国家发展蓝图与青年成长方向的紧密联系。 专题片第一部分重点解读了科技创新战略。多位代表提到生物医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基因编辑技术在罕见病治疗中的应用案例。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23个省级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累计推动47种国产创新药上市。视频中展示了3D打印人工血管等技术成果,直观呈现了科研攻关与民生需求的结合。第二部分聚焦乡村振兴,介绍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情况,提及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成效,去年带动超10万高校毕业生参与基层项目。第三部分针对民生改善,详细说明医保药品目录扩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惠民政策,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力度。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深刻体会到两会精神与青年使命的关联。政府工作报告中"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的表述,让我意识到专业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更要关注社会需求。生物医药领域代表提到的"从实验室到病床"转化路径,启发了我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学习。视频中关于"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倡议,也让我反思如何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 学习两会精神是青年认识时代、找准定位的重要途径。今后我将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在课堂学习中强化实践意识,努力成为既能钻研技术又懂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立足时代之根基,创作文艺之华章
国政2401林佳淇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资源,古往今来一直为中华儿女提供丰富深厚的精神滋养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优秀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文艺作品创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真正创造出人民喜爱、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艺作品则要以时代与国情为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方面,文艺工作者应深入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培育自身文化素养,发掘文化多样而有价值的内涵所在。另一方面,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时代,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握文化发展的现实方向。二者结合,文艺工作者更有可能创造出传播中国当代价值、体现中国当代精神,符合时代表现形式、能引发人民共鸣的优秀作品。同时,文艺创作没有标准范式,只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与指引,别具一格的创新元素同样可以打动人心。任何文艺工作者或作品形式都没有留住观众、吸引人民的保证,只有真正沉淀下来打磨的作品内核与过硬品质才可在浮躁的创作市场中脱颖而出。
期待我们能看到更多来自人民、属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