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行万里】代际共融开新局,桑榆晚景焕新篇: “两头走”婚居养老模式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者:陈意萍发布时间:2025-03-28


学生通讯员/摄影:李璋晗)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桑榆幻彩养老实践队”赴湖北省荆门市开展实地调研,该实践队由哲学2201班李璋晗担任队长,社会学2201班窦晨纹担任宣传员,国际政治2201班程闰添担任安全员,还有哲学2201班肖祎与PPE2201班邱崟。本次调研以“双系养老与代际平衡:‘两头走’婚居养老模式的实践逻辑探究”为选题,旨在挖掘“两头走”婚居养老模式的实践逻辑,研究当今双系养老的实践现状

背景聚焦 养老新探

 哲思璀璨,养老路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桑榆幻彩养老实践队”,踏歌而行,心系社会。团队选取了武汉市与荆门市沙洋县大新村作为实践的田野,聚焦于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以“两头走”婚居养老模式为核心,致力于深入挖掘其特征、实践逻辑及社会效用。传统养老模式困境重重,资源匮乏、代际紧张等问题凸显,而双系养老模式是否能为老龄化社会带来曙光?实践队怀揣疑问,踏上探寻之旅。

婚居新起 双养探微

 随着家庭结构的悄然变迁,“两头走”婚居模式应运而生。1月13日至1月24日,实践团队分别深入武汉市和荆门市沙洋县大新村,实行“两头走”婚居养老模式的家庭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与当地居民、村委会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家庭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访谈内容涵盖了养老责任的承担、养老资源的分配、代际关系的变化等多个方面。团队成员详细记录了每一户家庭的养老实践情况,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

荆门市沙洋县大新村

代际平衡 家和业兴

 在“两头走”婚居模式下,如何实现代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这是实践队此次调研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细致观察代际间的互动与情感联系,探讨了政策引导与家庭结构调整对代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访谈与案例分析,实践队发现,合理的政策引导与家庭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实现代际互惠,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实践深入 意义非凡

 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深入揭示了“两头走”婚居养老模式的实践逻辑与社会价值,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关注这一新兴养老模式,团队成员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推动代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该调研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研究素材,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贡献了青年力量。团队成员日后将继续关注“两头走”婚居养老模式的发展动态,进一步深化研究,为实现家庭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学院新闻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