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麓连绵、长竹颀颀、卉木芃芃,素有“中国第一竹乡”美名的安吉县余村正坐落于此。从空中俯瞰,这里山水相依,自然风光秀美;漫步村中,则鸟语花香,民居治理,是一个典型的依托江南峡谷地貌而建的美丽乡村。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余村的生态文明之路曾走得艰难而迷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一行人来到了这个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拜访老中青三代村民、座谈乡镇基层干部,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活动。
“是践行,也是传播者”
余村老支书鲍新民积极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他带领村民保护生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在建国70周年被党中央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在鲍书记的荣誉奖章陈列柜前,他给小分队讲起了余村从改革开放到如今不断创新发展的故事。早在2005年以前,余村村民利用当地资源开矿山、办水泥厂,逐步成了安吉小有名气的富裕村。但那时“天看不到蓝,山看不到青,水看不到绿”。老鲍书记深知这样长期发展下去是行不通的,于是他顶住压力关矿山、停办水泥厂,转而发展生态旅游业。然而美丽乡村建设并不容易,道路改造、绿化需求,要拆房、撤围墙,牵扯到每一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种关键时刻党员就应该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鲍书记主动拆了自家围墙,让出修路空间,并动员亲戚邻居积极响应村委号召,为工作推进迈出第一步。苦心者,天不负。如今的余村房屋规划整齐,道路干净笔直,游客如织,山水如画,村强、民富、景美、人和。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前往余村调研。“我那时候是第一个汇报工作,我讲了余村关掉矿山和水泥厂的事。” 老鲍书记讲述着他第一次与习近平总书记见面时的场景。他说,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肯定了余村关掉矿山是高明之举,并且也为余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鲍书记用自己的行动不断践行着这句话。如今面对源源不断来余村考察学习的游客,他只要有空,就会为大家讲述“两山”理念和“两山”故事,将它们传递给更多的人。
“乡村的舞台很大”
“80”后是第一批受到两波余村发展红利的村民。开矿建厂的经济红利,使得他们有机会走出去;“两山理论”的环境红利与政策红利,让他们选择回乡帮助余村向新农村的方向发展。一来一回中,胡斌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正确性。“回来发现最大的变化其实是人的变化。现在村民们脸上洋溢出来的是一种安逸和幸福感。不锁门也不害怕,晚上大家互相打声招呼,坐下喝杯茶就开始聊天了”。《礼记·礼运》中所描绘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不过于此。
以胡斌为代表的余村返乡青年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抓住了新时代现代化乡村产业结合的方向的机遇,获得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扶,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结合。“农村需要年轻人,未来更大的机会会在乡村,如果你们有想法,回到农村来”是他对青年的建议。“你们这一代的条件更好,可能没有家庭要去打拼的压力,但是从实现自己的价值来说,你们要从心出发,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想干的事。”
“余村走在浙江前列”
余村党支部党员朱迪热情地向实践小队介绍了余村十几年来乡风文明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安吉从2008年开始就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从“县—乡镇—村”3个层面入手,层层推进。余村牢牢抓住机遇,从精神文明建设出发,以建设“美丽家庭”为抓手,从村庄环境整治、村民人文素质提升两方面实现余村的乡风文明建设。他将余村的发展经验总结为三个层面:
一是“顶层设计”。“有人说余村的发展完全是因为‘两山’理论的政治红利,实则不然。习近平总书记当时会选择来余村调研,正是因为余村的‘四民主两公开’的乡村治理工作走在了浙江省前列。”俞书记介绍,中国的城镇规划一般到乡镇一级,而余村从1986年开始实施村庄规划,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如今的村庄格局。房屋全部都在道路一侧,车子可以开进家家户户……“余村的规划具有顶层的远瞻性!”
二是“战斗堡垒”。党员带头、村干部带头是余村党支部的宗旨。“2017年为了全面做到禁燃烟花爆竹,大年三十村长走带着党员队伍挨家挨户和老百姓拜年。之后为了喜庆,我们组建锣鼓队、舞蹈队、舞龙舞狮队,既取代了烟花爆竹,又发展了乡风文明建设。”俞书记自豪地表示,余村在90年代就建立了财务监管小组,村干部以身作则,支部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村干部贪污事件。
三是“全员参与”。余村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形成了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为补充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从“关矿山”到“修马路”,村民集体参与共同谋划,使余村的发展规划在每位村民身上得以践行。
如今的余村通过治理实践,探索出了以“八个村”——“支部带村、发展强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生态美村、平安护村、清廉正村”为内涵的“余村经验”,涉及到余村方方面面,成为乡村治理的核心。而未来,立足浙江省“一统三化九场景”的顶层设计要求,余村在充分挖掘当地村民、旅游客群以及商户等各类人群需求基础上,提出“人本原乡、生态原乡、数字原乡”的特色创建理念,推进未来乡村创建,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余村正在用自己的画笔,奋力向全国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次余村社会实践,让小队成员们切身地感受到青年真正可以在乡村建设中贡献的新鲜力量,感受到党从国家层面到基层万众一心改善人民生活的决心。青年朋友们更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建党精神,砥砺创新前行,不断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接续谱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年华章。
小队心得:
安吉,安且吉兮,“两山论”是这里发展的风向标,乡村振兴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正所谓:柳暗花明,青山未老,新生竹林撞入村庄千座,催长国色新风数万家。这次余村之行,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余村走“生态致富”之路的决心和智慧。
在去村委会做最后的调查之前,我们走访了三位调查对象,他们中有年迈退休的老书记,有带头离开矿场,开办农家乐的中年创业者,也有从城市回到农村发展的年轻一代。他们话中呈现的角度不同,但都描摹出余村振兴之路的绚烂一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与更多的村民进行交流,但用村委会俞书记的话讲,“余村的任何老百姓,都可以讲出自己的‘余村故事’。”乡村振兴不是一纸空谈,在家家户户氤氲出的竹香与茶香里,在村残疾人艺术团欢跃的舞步里,在村里老人眼角绽开的皱纹里,我们都能体会到党领导下的乡村振兴带给老百姓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文明上的巨大改变。
现在的余村正不断总结过往的成功经验,依靠优良的顶层设计、坚实的战斗堡垒、百姓全员参与的热情,一步一步稳健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我们期待着新余村继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多经验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