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奥尔堡大学李形教授受邀来哲学院讲学

发布者:汤彪发布时间:2017-03-14

(通讯员 张邯 田建丰 王皓祎)201731日—33日,丹麦奥尔堡大学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与国际关系学刊》主编、我校客座教授李形应邀在我院开展“新兴国家的崛起”系列讲座。讲座主题分别为:“新兴国家的崛起(1)——国际秩序和主导权的变迁”、新兴国家的崛起(2)——相互依存主导权与国际秩序”和社会科学研究、教学与写作方法论”,讲座分别由政治学系主任刘新华老师、副主任张敏老师和刘明周老师主持,部分老师和学生聆听了本次系列讲座。

       在第一场关于“国际秩序和主导权变迁”的讲座中,李教授首先谈到了自身对于“Hegemony”的独到见解,认为相较于传统的“霸权”概念,“主导权”概念是更为合适的解释。接下来,李教授从世界体系的历史变迁入手,言简意赅地分析了当下的世界格局现状,同时引入了葛兰西和考克斯等人的理论,详细分析了美国怎样建立主导权,建立了怎样的主导权。其间穿插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分析,旁征博引,有理有据。随后,李教授进一步指出在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由维护其世界领导权逐渐变成单边主义,而中国的崛起将是对美国的主导权提出的一次强有力挑战。最后,李教授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提出了自己的判断,认为在学者们预测的“世界的无秩序状态”、“中国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现有秩序的重塑”等情形中,以中国为主导的新兴力量推动现有秩序的重建将是最可能出现的局面。

第二场讲座的主题由“国际秩序和主导权的变迁”推进到“国际秩序和主导权的相互依存”。李教授从世界秩序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世界无序、世界新秩序以及世界秩序的重建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现存世界秩序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指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新兴力量正在逐步崛起,努力寻求世界话语权。李教授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力量虽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这种经济增长仍是建立在传统能源消耗基础之上的,因而亟需反思其发展进程与发展模式。中国在全球影响力日益上升的过程中,要逐渐寻求从世界规范的追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树立起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最后,李教授对“中国崛起”这个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指出国际关系学界更愿意用“中国复兴”来形容中国目前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主导权就如世界经济一样是相互依赖的,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将推动世界秩序中不同国家的相互博弈,随着力量的转移和重新组合,世界秩序将最终得以重建。

社会科学研究、教学与写作方法论”是第三场讲座的主题。讲座伊始,李教授梳理了中西方不同传统。他指出,西方强调因果关系、线性路径,进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重视概念、定义和分类,而中国强调阴阳相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思维方式是综合、包容和模糊的。李教授强调,在研究问题时,我们应尽量规避对个别观点的争论,将重点放在论证观点的分析推导过程上。在这一过程中,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这三者应该是一脉相承、合乎逻辑的。针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四种主要范式——实证主义、阐释主义、批判主义和建构主义,李教授结合具体案例分别对这四种范式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警示我们在研究时应该有方法论上的自觉。

在三场讲座中,李形教授都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欢迎大家前往丹麦奥尔堡大学学习交流。此次系列讲座内容丰富详实,气氛和谐融洽,进一步拓展了哲学院师生的理论视野,追踪了国外学术研究的最新动向,加强了哲学院的对外学术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学有所获,受益匪浅。


李形简介:

196210月出生,丹麦奥尔堡大学发展与国际关系学博士。现任丹麦奥尔堡大学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并担任国际关系教学委员会主席。2012年与国际关系学院合作建立“中国与国际关系联合研究中心”,同年创立《中国与国际关系学刊》,并担任主编。2008年创建丹麦奥尔堡大学的中国学科教学科目,2012年创建奥尔堡大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双学位联合研究生项目。目前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本校哲学院的客座教授并经常回国讲课。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全球一体化和社会变迁、跨国资本主义、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学理论和政治社会学、中国的崛起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等。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在国际和国内报刊以及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主编和出版了多部专著和文集。

  




学院新闻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