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学科举行学科及学位点建设专家咨询会

发布者:郑盼发布时间:2019-06-16

(学生记者 黄靖娇 吕浩宇)2019611日下午,哲学院社会学学科邀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世定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沈原教授,就我校社会学学科及硕士学位点建设举行专家咨询会。咨询会在南湖校区文沛楼319会议室举行。哲学院副院长朱松峰教授、社会学学科负责人谭明方教授、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部分老师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咨询会。

 咨询会由谭明方教授主持。朱松峰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和社会学学科向两位专家致欢迎辞。谭明方教授提出了本次专家咨询会的三个咨询内容:1.如何提升硕士研究生高水平论文写作能力;2.围绕高水平论文,如何修订和完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3.我校社会学学科如何在学位点评估中突显亮点。

 北京大学刘世定教授首先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论文写作课弹性较大,可以参考主流学术期刊的写作特点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师生之间需要建立熟悉感,增加课下的交流互动机会,在课题研究上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还提出了社会学“理论建模”的重要性与其四个特点:1.概念清晰。2.提出命题。3.命题成立要有限制性条件。4.命题可以做逻辑推演。刘世定教授认为理论模型可以用自然语言、几何图形或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概念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工具与模型而存在的。而社会学的比较优势就在于田野调查,抓住田野,一片好论文不难写出。失败的论文都是大马拉小车,往往构思很宏伟,落到实处写到最后就变成了“小车”。其实把一个小处描述好,把自己认为奇怪的地方说清楚了,就非常棒。而作为社会学老师,则应该拿出时间来讨论书跟书的关系,把学生拉到学科前沿,但这是开放的前沿,学生不是打工者,而是站在平台上自己去发现问题,老师给学生以平台,学生在平台上自由发挥其社会学的想象力。

 清华大学沈原教授接着对我校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如何设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的研究方法课程多是纸上谈兵,应结合经典研究进行教学,提出了“把经典文章当字典查阅”的精辟观点。另外,沈教授强调了田野调查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学研究需要花费时间扎根于田野进行调查研究。在学科建设上,他认为应该结合本专业状况建立自己的优势专业和特色课程。

 咨询会的互动交流环节中,专家对老师们在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上的困惑进行了解答。如刘世定教授提出学术日志写作的建议,老师们可以积累日常想法,每天学习,每天创新。刘教授还提出论文要读三遍:第一遍读讲了什么,第二遍读逻辑是什么,有没有漏洞,从漏洞能看出来哪些创新点,第三遍看他的前提是什么,解释边界是什么,这样可以看出,在解释边界之外的新的逻辑。而沈原教授也针对我校社会学建系现状给出了宝贵意见,他指出社会学系要建立6-8门的特色好课,不能只有大众武功而要有特色绝活。

 在座的众位老师与两位教授充分交换了意见,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最后,谭明方教授对本次专家咨询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两位专家的精彩发言、特别是提出的许多中肯建议,为社会学学科和学位点完善课程设置、提升硕士研究生高水平论文写作、对开展下一步学科建设工作,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并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莅临。

学院新闻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